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律师团队 专家顾问 媒体顾问 业务领域 经典案例 委托流程 法律法规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刑事资讯 > 热点案例

委员谈"上访":纳入法治轨道 让百姓信"法"不信"权"

作者:刑辩大律师 来源:未知 日期:2013/3/7 17:03:09 人气: 标签:
导读:“这项机制的提出,是中央高层对一些地方政府过去依靠非法治渠道来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做法的叫停,这是法治的回归。”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

        “这项机制的提出,是中央高层对一些地方政府过去依靠非法治渠道来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做法的叫停,这是法治的回归。”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建立健全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3月3日,政协工作报告中的这项提议,连续几日来引发了全国政协委员们的热议。无独有偶,今天下午,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曹义孙对报告中提出的“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也深有感触。

  曹义孙认为,两个报告中的两项举措,虽然语言表述不同,但却传达出了同样一个信息——“当前的上访问题需要通过法治手段来治理”。

  背景相同、目标一致

  侯欣一曾受邀参与过构建“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的相关调研。他介绍说,以往面对一些复杂的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一些地方为了急于解决问题,采取了非法治的办法,造成一些人无理缠访缠诉,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对此,曹义孙亦有同感:“这两项举措的提出背景相同,不同的上访层面有不同的问题,有的上访者存在问题,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形象和政绩的考虑,采取了一些非法治方式来处理社会矛盾和纠纷”。

  “政协报告的提议侧重依法上访机制的构建,而政府报告则突出从改革的角度来治理上访乱象,两项举措的目标是一致的。”曹义孙说。侯欣一则解读说,“中央高层已经明显认识到了这些问题。这两项举措,有利于使信访工作回归法治渠道,有利于引导群众自觉依法信访,大方向上是正确的。”

  把上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

  “何谓非正常上访?这需要科学的界定。”曹义孙说。在侯欣一看来,“非正常上访”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上访人的诉求“非法”,完全超出了法律应该保护的范围;二是诉求合法,但上访手段非法,比如“拦路”、“拦车”等。

  “非正常上访”的出现,侯欣一分析“原因是复杂的”,“有政府相关部门不依法行政的责任,也不排除上访人自身的问题,现有的信访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些司法行为生效后,有的当事人不走正常专门的司法途径,而是找上级领导,谁官大就找谁,这是典型的信‘权’不信‘法’。上访人对司法不信任,行政权干预司法权,司法公信力最终遭到破坏。”曹义孙建议,完善现有信访制度的同时,要通过法治手段来解决问题。

  “建立健全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必须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来设计,要有可操作性,尤其是要注意堵塞住‘多头上访’的空间。”曹义孙举例说,上访人如果通过信访机制认为还不能解决问题,可以进入司法程序;上访人的诉求如果选择了司法途径,就要严格遵循司法救济程序,维护司法权威;“不能在走司法程序的同时,因为对司法的不满意又转入到信访程序,来回反复,这并不利于解决问题”。

  “要引导上访人信‘法’不信‘权’。”侯欣一建议,“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要做到两点,一是确保司法公正,司法救济途径畅通;二是信访工作不能设指标,杜绝行政对司法的干预。

  “建立机制也好,推动改革也罢,最终目的是要把上访问题纳入到法治的轨道,引导上访人依法上访、合法维权。”曹义孙这样总结。正义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汪文涛)

更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1 WWW.ZGXBDLSW.COM 刑辩大律师网 24小时律师服务热线:18801202967 客服QQ:185019661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 邮箱:wxswlz@163.com
网站技术支持 艾梯在线 京ICP备:1301822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498号